菲律宾政坛风云变幻:小马科斯执政三年的困境与挑战
菲律宾政坛素以复杂多变著称,2022年7月小马科斯入主马拉卡南宫时,国际社会对这个前总统之子投以高度关注。老马科斯曾创下震惊世界的贪腐纪录——从菲律宾央行窃取50亿至100亿美元资产,这一成就至今仍高居吉尼斯政府盗窃案榜首。人们不禁要问:这位政治世家的继承人会重蹈父亲独裁统治的覆辙,还是能带领菲律宾重现昔日辉煌?
三年时光转瞬即逝,如今菲律宾国内外对小马科斯的评价呈现两极分化。支持者称赞他带来新气象,批评者则指责他加剧了社会分裂。那么,这位总统究竟给这个东南亚岛国带来了怎样的改变?
政治博弈:家族争斗白热化
菲律宾政治生态始终笼罩在家族政治的阴影下,其中杜特尔特与马科斯两大家族最具影响力。2022年大选时,杜特尔特主动与小马科斯结盟,甚至说服女儿莎拉放弃竞选支持后者。讽刺的是,莎拉当时61.53%的支持率还高出小马科斯近3个百分点。如今身陷囹圄的老杜回想当初,想必追悔莫及。
展开剩余77%这种勉强撮合的政治联姻注定难以持久。小马科斯很快开始布局:一方面整合各派势力削弱杜特尔特家族影响,另一方面在2024年组建新菲律宾联盟,号称要打造国内最强政治力量。随着选举临近,两大家族矛盾彻底爆发——副总统莎拉遭弹劾,杜特尔特本人更被国际刑事法院调查。这场权力游戏让普通民众大失所望,他们期盼的民生改善沦为泡影,取而代之的是永无止境的政坛闹剧。
经济困局:增长背后的民生疾苦
小马科斯上任时信誓旦旦要振兴经济,三年过去,表面数据确实亮眼:2024年GDP增长5.6%,2025年上半年保持5.4%增速。但光鲜数字掩盖不了民生困境——贫困率居高不下(约1754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),通胀持续高企,基本生活物资价格飞涨。
细究原因,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服务业、外包产业和海外劳工汇款,占人口多数的农民、渔民等底层群体未能分享发展红利。以能源为例,菲律宾九成原油依赖进口,导致油价长期高于周边国家。2022年汽油价格曾飙升至每升100比索,目前仍维持在65-85比索区间。电价同样水涨船高,较疫情前涨幅超20%。
最讽刺的是,小马科斯承诺将米价控制在20比索/公斤,结果2025年初部分地区米价突破50比索,政府不得不宣布粮食安全紧急状态。为挽回民心,政府推出各种短期福利措施,如总统生日当天为公立医院患者买单、发放农业债务豁免等,但这些治标不治本的措施难解结构性矛盾。
外交转向:从平衡到选边站
相比杜特尔特时期的平衡外交,小马科斯政府明显倒向美国。2023年以来,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态度日趋强硬,不仅频繁挑衅中国,还大幅提升与美军事合作。美菲联合军演规模创纪录,菲律宾更积极参与各类反华小圈子。
这种转变导致中菲经贸合作受阻,数百个中资项目被叫停。值得玩味的是,杜特尔特时期中菲关系相对平稳,为何小马科斯非要剑走偏锋?深层原因在于菲律宾安全政策的动态调整——杜特尔特专注国内反恐禁毒,小马科斯则转向外部威胁。此外,通过炒作民族主义转移国内矛盾,也是其巩固权力的重要手段。
三重分裂:菲律宾的未来隐忧
小马科斯执政三年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分裂:政治家族内斗不休,政党派系明争暗斗,社会认知严重对立。即便其新菲律宾联盟在议会占据多数,政策推行仍阻力重重。美国乐见这种局面,通过军事存在、经济援助和舆论操控深度介入菲内政。
这种亲美路线虽短期获益,但长远看将使菲律宾丧失战略回旋空间。2025年中期选举已显示民众不满情绪滋长,到2028年大选时,政治版图或将再次洗牌。
小马科斯治下的菲律宾,表面光鲜内里腐朽。民众期盼的黄金时代遥不可及,国家反而陷入更深的分裂危机。菲律宾能否突破家族政治桎梏,实现真正自主发展?这不仅是领导人的执政考题,更是整个民族需要共同解答的历史命题。在这片千岛之国,政治暗流仍在涌动,而普通百姓的民生期待,依旧在等待一个切实的回应。
发布于:天津市永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